2025-05-14 04:56:01 休闲 3346
去年6月,银行又遇各家银行经历了一堂生动的年中“存贷比严控”课。今年6月将至,揽储理财银行又面临考核,短信纷纷拿出了较高收益的上调收益理财产品揽储。与此同时,银行又遇不少投资者称,年中近期接到银行兜售理财产品的揽储理财短信,不仅所承诺的短信预期收益诱人,且产品到期日多在7月上旬。上调收益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又遇这让人联想到去年钱荒时期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年中“抢钱战”,此举也表现出多家银行在提前布局年中考核,揽储理财上演新一轮“揽储大战”。短信
A
银行提前布局——
频推掐点理财收益率多数达6%
“5月16-25日,上调收益凡购期限30天以上理财50万元或实物贵金属5000元的客户,且本人或推荐一人首次关注我行官方微信,就有礼品送出。”近日,刘女士接到某城商行的短信如是称。
记者从该银行了解到,该行目前确实在发售几款理财产品,产品收益率根据投资资金不同在5.2%-5.3%不等。以该行正在发售的一款35天期产品为例,该产品募集期均在5月底,而到期日恰好为7月初。
无独有偶,某国有大行本周也在其官方网站强推几款到期日为7月初的理财产品,如本周发行的45天期产品到期日为7月2日,上周发行的59天产品到期日为7月9日,而其收益率分别为4.10%和4.25%。
通过查看该行近日发售的理财产品,记者发现,已于近日售罄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产品到期日也多在7月上旬。
“尽管还不好说今年能否再现‘钱荒’一幕,但可以肯定6月底银行资金面仍不容乐观。”上述城商行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考虑到半年考核等因素,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的“抢钱大战”已经提前打响。
另外,记者看到,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近期表现都不俗,收益率纷纷达到6%以上,多家银行的浮动型产品收益率保持在高位运行。
据统计,4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7%,保证收益型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9%。同时,4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仍在上升,各家银行共发行了3129款产品,环比增加61款。
银行理财师表示,不少投资者就是发现近期收益率较高,才追着购买。此类产品的另一个好处是,以日、周、月为周期,滚动推出,流动性较好。
B
理财师建议——
6月末前收益或更高长短期结合投资
银行理财最近一段时间的走势究竟会何去何从,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虽然市场对于后市的资金面研判有分歧,但目前来看,季末因素仍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一个投资机会。“市场普遍认为今年6月末不可能再出现去年的‘资金紧张’,但6月末作为半年存款考核的大限,银行仍然会摆开‘血拼揽储’的架势,故而不排除届时银行将会以推高收益率的方式揽储。”该经理表示。
不过,相比去年“钱荒”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动辄6%、7%的收益率水平,今年银行间比拼的收益率并不高。以上述城商行和国有行为例,其本周发行的涵盖6月底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别为5%、4%出头。
而来自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上周发行的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39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0%;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18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这一方面与实体经济不振、贷款需求萎缩有关,另一方面各类理财产品竞争也拉低了其收益率。”某业内人士分析。“具体的投资时点应该在5月中旬到6月末这段时间,这个时候出现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几率更大,除了投资6%且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一般大半年或1年以上)外,投资者可以先把资金投入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届时再购买更高收益的产品,做到资金的无缝衔接。”上述银行经理表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而言,当前不妨继续持币观望,随着6月底年中考核的临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短期走高,届时选择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标签:收益率|到期日|行理财产品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微信上线新模式!网友:还能这样啊
正海磁材样本: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价格倒挂 武钢任由增发“批条”失效
停牌三个月朗玛信息宣布收购39健康网 进军医疗大数据
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帅 :躬耕杏坛三十载 甘做教育燃灯者
大商所夜盘品种交投活跃 合约价格理性波动
宜华地产7.2亿收购众安康进军医疗养老领域
大盘短期面临一场攻坚战
铁路宁波站部分高铁,临时停运!
价格倒挂 武钢任由增发“批条”失效
账面21亿预估64亿 江汽集团拟整体上市
全通教育股价翻倍背后
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
鸿博股份携手联通开展彩票无纸化合作
巴安水务投资8.3亿元海水淡化项目
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指数发布
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美的调高电商营收目标背后:安得物流成重要支撑
康芝药业连续两年虚增利润被查 曾试图免予处罚被驳回
放量滞涨个股分化加剧 创业板技术性调整压力增大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选购儿童服装“四注意”
TCL集团自2014年7月14日开市起停牌
证监局质询浙江众成子公司合法性存疑
宜华地产7.2亿收购众安康进军医疗养老领域